郑琰微笑以对,心道,考那群熊孩子算神马甚有心得?几十号人的考试还敢号称“经验”?监考巡考搜身电磁干扰、笔试面试政审体检差额录取试用期……这些才叫经验呢?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李神策已经很久没有把嘲讽模式开到最大了,今天终于再战江湖:“你不会去考吗?!名师教着,父兄名望顶着,从衣食住行到笔墨纸砚都是最好的,还怕考不过一群泥腿子?!你是笨啊还是傻啊?没志气没本事趁早说,害怕了也不丢人嘛!”
李俊头发都已经花白了,孙子都已经能上学了,被李神策一阵嘲讽,脸上非常挂不住,一张老白脸泛上了红晕,握拳跳了起来:“谁怕啦?谁怕啦?谁考不过啦?谁会考不会?”
李神策非常不文雅地用小指头掏掏耳朵,气得李俊开始咆哮:“你少作晏如之态!丢人?堂堂名门之后,要沦落到与一群良莠不齐之辈同堂考较,这才是丢人!”说到最后嚎啕了起来,“怎么就沦落到这样一个地步了呢?”
李俊反言:“一旦赞同了,就是承认寒门与士家一样了!抬高了他们,又贬低了自己,这是自甘坠落!”
顾益纯大加赞赏:“正可裁汰无能之辈,激励子弟上进!”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最后卫王也觉得这样太苛刻了:“事急从权,事急从权,司州之事迫在眉睫,诸公不要因为义气之争而行误国之举!”
安康大长公主又问郑琰:“七娘看呢?”郑琰拿不准安康大长公主的意思,先问:“这是何人?”
“这不是要有保人吗?”
“成了?”
郑琰不得不告诉他们:“十六才是成丁,你们还不是成人呢,除了亲卫,你们什么也做不了!都给我读书去!”
建安侯乔嶙之子乔君安脑筋比较灵活,很大胆地问:“山长,学生明年就是十六了,听说明年进行还要招考司州官员的,是也不是?”他是建安侯之幼子,上头五个哥哥,就算是跑关系,轮到他也不剩什么了,不如自己拼一把呢!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由此,京城世家中弥漫的考试之争,也蔓延到了冀州――考还是不考,它是个大问题!